大奉打更人

賣報小郎君

玄幻小說

大奉京兆府,監牢。 許七安幽幽醒來,嗅到了空氣中潮濕的腐臭味,令人輕微的不適,胃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五十九章 這個孩子太難了,我不會教

大奉打更人 by 賣報小郎君

2021-8-29 15:56

  壹列車隊緩緩停在清雲山腳下,奢華的馬車裏,長公主踏著小梯下來,在士卒的簇擁中登山。
  山風徐徐而來,撫動她的羅裙和秀發,氣質高貴冷艷的長公主迎著風,瞇了瞇清亮的眸子。
  她在山腰處的涼亭裏看見了壹位頭發花白的老先生,老先生坐在案前,他的對面是壹位稚童。
  稚童身邊是壹位低頭做女紅的少女,姿容驚艷。
  老先生沈聲道:“與妳說過多少次,握筆姿勢要端正。”
  稚童:“知道啦先生。”
  老先生:“那妳倒是改回來啊。”
  稚童:“改什麽?”
  “罷了,今天不寫字,妳隨我念三字經吧。”老先生嘆息壹聲,接著清了清嗓子:
  “人之初,性本善。”
  稚童:“人之初,性什麽?”
  先生:“人之初,性本善。”
  稚童:“人……性本善。”
  先生:“妳中間停什麽?”
  稚童:“我忘記了嘛。”
  先生:“重新來,人之初,性本善。”
  稚童:“人之初,性什麽?”
  先生抓狂了。
  亭外,長公主忍俊不禁,清亮如冰鏡的眸子蕩起笑意,剎那間活色生香,玉美人活了。
  老先生識得長公主,立刻起身,恭敬作揖:“見過長公主。”
  氣質高貴,清冷絕色的長公主微微頷首,聲音清脆如冰塊撞擊:“雲鹿書院何時多了稚童。”
  老先生扭頭示意姐妹倆過來見禮,許玲月起身後行了壹禮,許鈴音則傻浮浮的看著這個胸脯和娘親不相伯仲,氣質容貌更勝壹籌的女子。
  老先生尷尬道:“稚童無禮,長公主莫怪。”
  他倒也不是太焦急,長公主雖說冷艷高貴,讓人不敢冒犯,但她是個讀書人,心胸不輸兒郎。
  老先生接著道:“兩位是書院學子的家眷,因家中有事,便讓女眷們暫住書院。”
  避難……智慧高絕的長公主立刻分析出話裏的內涵,審視了姿容不俗的少女和不太聰明的稚童,淺笑壹下:“哪位學子?”
  她也算半個書院學子,深知書院規矩,沒有大儒點頭答應,學子女眷不可能住在清雲山。
  許玲月細聲細氣道:“家兄許新年。”
  她沒提許七安,是因為大哥不是書院的學子。
  許新年……長公主目光微閃,調查過許七安背景的她立刻將兩者之間的兄弟關系回憶起來。
  稅銀案的幕後主使是周侍郎,而大概壹旬前,許七安與周侍郎的公子在鬧市發生沖突……長公主看向嬌俏清麗的少女,語氣溫柔:“什麽時候的事?”
  “快壹旬了。”許玲月道。
  他與采薇是認識的,而采薇知道周侍郎涉及稅銀案,由此可知,那位平平無奇的胥吏也會知曉此事……自知得罪了周侍郎,將家中女眷送來書院倒也算應對之策,只是,舉家逃離京都不是更好嗎。
  把女眷送來書院,而家中男人卻依舊留在京城,所以……這是打算謀劃什麽?
  聯想到周侍郎罷官充軍的導火索,長公主瞇了瞇好看的眸子,微微點頭,帶著侍衛繼續登山。
  ……
  雅閣!
  長公主審視著趙守,略感詫異:“壹旬不見,院長氣色天差地別。”
  以前的院長不修邊幅,花白長發垂落,眉宇間陰郁堆積。
  而今的他,雙目清亮有神,意氣凝而不露,神采奕奕。
  趙守沒有正面回答,朗聲笑道:“聖人說,學無長幼,達者為先。”
  學無長幼達者為先……他的意思是,有個人可以當他老師,而年紀卻不大……是不是和那天亞聖殿清氣沖霄有關。
  她對亞聖學宮的變故很感興趣,求知欲旺盛,因為這涉及儒家的道統之爭,涉及將來的朝堂格局。
  那天到底發生了什麽?
  亞聖學宮被封禁,任何人不得進入,打更人對此也束手無策。
  長公主收斂發散的思緒,望著窗外深青色的竹林,嘆道:“院長可知周侍郎被罷官充軍壹事?”
  “對於大奉官場來說,這只是黨爭拉開序幕的第壹步。”趙守笑著搖頭,不願多談,揮手招來棋盤,道:
  “李慕白自從三敗魏淵,便再也不下棋了,書院裏能與老夫手談的人不多。長公主今日既然來了,就陪老夫下壹局。”
  長公主無奈道:“與本宮下棋,院長何必自取其辱。”
  ……
  另壹邊,鄰崖而建的閣樓裏。
  三位大儒剛論道結束,書童送來壹封信,說是長公主拜訪書院,讓人遞過來的。
  長公主在手書上說,近來京城出現了壹首佳作,京城讀書人津津樂道,國子監奉為百年來詩詞魁首,力壓雲鹿書院的送行詩。
  而且,相比送行詩,這首“百年來詩詞魁首”出自教坊司,才子佳人,故事更有趣味,更廣為流傳……
  末尾,長公主附上了這首短短幾日內在京城讀書人圈子裏爆紅的詩。
  老夫閉關數日,京城出了首驚世佳作?張慎凝眸鑒賞附贈的詩。
  《影梅小閣贈浮香》
  眾芳搖落獨暄妍,占盡風情向小園。
  疏影橫斜水清淺,暗香浮動月黃昏。
  張慎宛如壹尊雕塑,靜默許久,他輕輕放下手中的紙,看向喝茶聊天的李慕白和陳泰。
  “純靖,幼平,妳們看看這個。”張慎道。
  他突然表現出來的嚴肅神色,讓兩位大儒楞了楞,李慕白接過紙張,飛快掃了壹眼,繼而眸光沈凝,褪去了輕松寫意姿態。
  “我看看。”陳泰見兩人這般神色,伸手抽過紙張,看完壹遍後,又細細品味了許久。
  陳大儒長長嘆息壹聲:“疏影、暗香,兩句將便梅的風姿絕倫寫盡,當真是心思玲瓏啊。”
  李慕白隨後點評:“寧宴那首天下誰人不識君,固然叫人胸生豪氣,但論意境之深遠;遣詞之優美;神韻之卓然……的確相去甚遠。”
  張慎撫須而嘆:“此詩壹出,便是無法超越的詠梅絕唱。這楊淩是誰,有此才華,竟從未耳聞。”
  陳泰重新看了遍手書,道:“似乎是長樂縣的壹位秀才,於教坊司中,寫此詩贈予花魁浮香……”
  說到這裏,茶室安靜下來,三位大儒誰都沒有開口說話。
  壹股酸味在空氣中發酵、彌漫。
  張慎沈思許久,道:“我覺得,應該立刻通知院長,將這位秀才招入書院。這樣的人才,絕對不能埋沒了。”
  陳泰與李慕白欣然同意:“有理。”
  ……
  這趟來接嬸嬸和妹妹們,作為學生的許辭舊和許寧宴,首先去拜訪了老師。
  三位大儒恰好講課結束,知道“看重”的學生拜訪,索性就聚在堂舍裏喝茶。
  張慎首先瞄了眼氣質有所變化的弟子,滿意道:“辭舊,看來抄寫聖人語錄對妳裨益甚深啊。”
  許辭舊壹陣汗顏,點點頭。
  李慕白詫異道:“抄寫聖人語錄,有助於踏入修身境?老夫怎麽沒有發現。”
  許二郎張了張嘴,最後選擇沈默。
  他確實觸摸到修身境的門檻,但那是在見到大哥寫在石碑上的四句。
  這是壹個潛移默化的過程。
  不過這事兒不好當眾說出來,哪怕大家對那四句話的出處心知肚明。
  閑聊幾句後,陳泰掃了眼李慕白和張慎,笑呵呵的說:“妳二人住在京城,可知最近京城出了首絕世佳作……疏影橫斜水清淺,暗香浮動月黃昏。絕妙,絕妙啊。
  “寧宴,雖有詩才,但也不要自傲,須知天下讀書人藏龍臥虎啊。”
  這老匹夫就是嫉妒我們收了個好學生……但這等老成之言,也無法反駁。張慎只好說:“此詩的確驚才絕艷,寧宴不需與它較真,詠梅千古絕唱,較真也沒用。”
  李慕白點點頭:“雖說現在的讀書人缺了些靈氣,但終歸是有個例的,那個楊淩未必還能再作出第二首。而以寧宴的詩,將來有第三首,第四首也是極有可能的。”
  許新年看了堂哥壹眼,道:“這首詩也是我大哥作的。”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