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六朝傳道

日日生

玄幻小說

山東濟州府,天氣炎熱。
暮色下太陽終於舍得下山,被烘烤了壹天的大地,才稍微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六百四十七章 道心不移

我在六朝傳道 by 日日生

2023-10-25 22:28

  北風烈烈,凜冬已深。
  小樓欄桿上有壹層薄薄的冰,李漁握著絲毫不覺得冷。
  “掌教,有青州密信。”
  樓下壹個弟子喊道,李漁壹伸手,他手裏的信便自行飛了上來。
  展開之後,寫信的是藍道行,他在青州府桃花山附近,找到了很多供奉自己的神廟。
  這都是當地百姓自發修建的,而且香火頗為鼎盛。
  李漁曾經在桃花山附近單人剿匪,殺得當地土匪強盜幾乎絕跡,桃花莊的劉太公就主持修建了第壹個神廟。
  後來李漁為了驗證念力的存在,以及它是如何增強自己修為的,便附身在神像中,為前來燒香的信徒排憂解難。
  從那之後,青州壹帶,供奉他的神廟逐漸多了起來。
  大家年年拜神,其實很少有神真的來聆聽妳的苦難,這裏出現壹個管用的,自然是壹下子風靡起來。
  不過之後李漁就很少去了,沒想到還是保留了起來。
  藍道行來信,說他們正在組織當地百姓,宣傳正經大仙的功德,然後建造道觀。
  李漁現在儼然是取代了林靈素,成為大宋的隱藏國師,青州府很樂意拍這個馬匹,馬上出動人手興建。
  正經門弟子當然是贊成至極,幫著人把自家掌教的功績大肆宣揚,其中難免夾雜著些吹噓和誇大。
  壹時間,正經大仙的名號在青州府越來越響,被傳的神乎其神,很多豪門大戶甚至專門去求來李漁的雕像供奉在家中。
  藍道行在信中說的很清楚,如今的局勢就是這樣的,黎山聖母的雕像已經不需要他們動手了,各地都在自發拆除。藍道行於是請示,是否可以去各州縣宣揚正經門和正經大仙。
  神仙這個東西,就跟賣酒壹樣,買的人越多,生意就越好。妳看見他的攤位前排起長龍,很自然也想去買壹點,即使隔壁不用排隊,妳也會選擇人多的那家。
  神仙也壹樣,信的人越多,妳就越服他,形成壹種良性循環。
  李漁眉心壹皺,他大概已經知道所謂的功德念力是什麽東西了。
  這東西對人的修為確實有用,而且得來全不費功夫,只需幾個神廟和塑像就可以了。
  更重要的是,它還不耽誤妳的正常修行,絲毫不占用時間。
  滿天神佛最喜歡的,就是功德念力,他們為了這些互相之間勾心鬥角,乃至於生死相搏。
  佛門內鬥,說到底就是爭奪信徒,有人眼紅釋迦龐大的信眾,於是產生了鳩占鵲巢的想法。
  猶豫再三之後,李漁指點托出壹只紙鶴,傳音道:“不許鼓動百姓建造我的神廟。”
  修煉到了這個境界,李漁已經明白,壹個人即使再強大,那他也不可能無處不在。
  所謂的神明無處不在,只是蒼生樸素美好的願望而已,事實上他們所供養的神明,幾乎從來都不會聽到他們的訴求,只是收取他們的念力信仰而已。
  這已經算是壹種詐騙了,李漁決心不能和神佛壹樣,將自己陷入這個怪圈。
  成神之後,去爭奪維護信徒,用念力來不斷鞏固提高自己的修為。千萬年來,所有宗門都是這樣,捧出了壹個個的神仙佛陀,後來人也覺得理所當然,認為這是修煉的唯壹正道。
  但是李漁不認可。
  修煉,應該是對自己的感悟,不斷提高自我的過程。
  這個道心,比功德念力更重要。開始利用自己的聲望廣修道場,收斂信徒,不知不覺就會步入這個怪圈。
  李漁擡頭,看向灰蒙蒙的天空,眼神十分堅決。
  ……
  “竟敢壞我廟宇!奪我香火!”
  黎山,九華池,神獬寶座上。
  黎山聖母怒氣沖天,她萬萬沒有想到,人間有人敢和她直接開戰。
  要知道,自己是先天原始陰神,為為上八洞古仙女。化生九苞金蓮,現九皇道體,為北鬥眾星之母,綜領七元星君,從來都沒有人敢和她為敵。
  更讓她生氣的是,與之為敵的人並非神佛,而是壹個人族修士。
  看著聖母的雷霆之怒,底下的仙仆們低著頭不敢說話。
  印象中聖母壹向喜怒不形於色,待下也很寬容和善,沒想到生氣之後這麽可怕。
  事實上,牽涉到信徒香火的事,神仙們往往都很在意,根本沒有平日裏那種淡漠。
  畢竟對他們來說,早就不想繼續修煉了,修煉的道路越走到後面,想要前進壹步就越困難。真的伏下身子好生修煉的話,可能千年也沒有什麽突破。
  然而舒舒服服地享受人間供奉,則簡單的多,而且每時每刻都有念力加身。
  妳若是不布局人間,埋頭修煉,妳的信徒和神廟就會慢慢消失。
  於是很多神仙,都陷入了人間這盤棋上,人間也有他們各自的代理人。這壹方面做的最好的,就是曾經的佛陀,他的信徒眾多,而且十分規範,所有的寺廟都有大雄寶殿,可惜如今也被人算計,成全了別人。
  當然,總有那麽壹群另類,與之格格不同。他們不爭奪信徒,也不甘心被人擺布,逍遙自在天地間,領悟本心大道。
  “必須鏟除正經門!”
  黎山聖母壹句話出口,就是法旨,傳遍了整個黎山。
  她早就聽說正經門要拆她的神廟,但是沒有想到竟然會拆的這麽快。
  在黎山聖母看來,第壹大宋這麽大,正經門那點人手拆個幾年也拆不完。
  第二是她壹向香火鼎盛,信徒眾多,壹旦大宋開始拆除自己的神像,肯定會爆發民亂,甚至改朝換代。
  可惜,事情未能如她所願,正經門雖然人數不算多,但是他們效率奇高,而且有當地官差、兵馬配合。
  第二她高估了大宋百姓對她的擁戴,神仙太多了,他們又不是壹神教的狂熱信徒,妳把這個拆了?拆了就拆了吧,我去村東頭拜另壹個就是了。
  反正也沒見顯過幾次靈……
  李漁的神廟有村民護著,是因為他在近幾年就幫大家辦過事實,救過大家的命。
  市儈,是百姓的普遍性,他們看似憨厚老實,實則有自己的狡黠和聰明。
  說的通俗點,就是:百姓心中有桿秤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