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剑破开生死路

神秘轩

玄幻小说

这一年,好大的雪,压塌了秦河两岸近三成的茅屋。
对绝大部分底层民众来说,一 ...

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-AA+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五十七章 正名

一剑破开生死路 by 神秘轩

2023-8-4 20:43

  面对有人打岔,苏澈只是微笑不语,而且那人只说了这一句,并没有对理念进行深入辩驳,于是他便继续讲解。
  “与天之道相反的是人之道,损不足以奉有余。”
  “然而损之愈急,奉之愈少,到最后就相当竭泽而渔,无鱼可捞。是故行天之道,才是正理。”
  “当然,我知晓有些道友,可能会有所疑虑,担心此道是否已经入了魔?”
  “但我还是那句话,魔者在心,不在道。”
  “若是有人以此理念、专门掠夺他人道基修炼,那么显然是已经入魔,天下之人皆可共诛之。但若是仅以此理,吸收万事万物的盈余灵气,不多加夺取,那么显然是堂堂正正的大道。”
  “荒谬!”就在此刻,先前那位散修不枯子,满脸怒容地站起身。
  他身穿布衣,须发皆白,此刻颇有和苏澈争论一番的意思。
  苏澈也不生气,哪怕此人有点不按规矩来,态度也有些不友好,“请指教。”
  不枯子深吸一口气,“道德经是我道家经典名篇之一,其中七十七节这一章,讲的是天道如张弓,会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,高则压,低则抬;有余的则减少,不足的则补之。”
  “此乃天地恒常之理,是圆融,是如一。”
  “但是苏殿主你的说法,显然已经入了歪理。平衡之道在你口中,演变成了掠夺之道。”
  “哪有故意使自身维持残缺状态,借助天地之势,不断去夺取外在灵气的??”
  “先不说怎么使自身永远保持残缺之态,就说这个往外掠夺。很多时候是没有灵气可供掠夺的,夺来的多是杂驳不堪的能量,这要如何修行?”
  “而且此道大大的不妥,有伤天和,不是寻常修士能驾驭住的。”
  “最后此种理念,也不是道德经的本意,是偏离了圣人之道的做法。”
  苏澈哑然,“可我讲的也不是道德经啊,只是从此经文中的一句话,延伸出来的一种全新修行理念。”
  不枯子连连摇头,“天之道,损有余而补不足。这就是道德经的一部分。”
  苏澈听了更好笑了,感情这还是位原教旨主义者,容不得他人从经文中延伸出自己的见解,不论对错。
  围观者听到此处,西海心意阁的阁主,一个绿衫中年人问道:“说实话,二位的争论我无意介入。但是此种理念,似乎已经有人实践过了?”
  这让不枯子愣了一下,“在我听来近乎天方夜谭,真有实现的可能?”
  “有的,刚才一位道友,提及了一个叫做【缺月魔君】的人物,不知道不枯子道友可曾听过?”
  不枯子回想了一下,“似乎是七八百年前有听过,一个小辈,我不怎么关注,听说后来被无缺元君所杀。”
  绿衫人笑了笑,“其实我见过那人,当初他出来海外冒险,我曾和他合作过一次。”
  “虽然现如今,他的称号已经变为【缺月魔君】了,但是他当年确实没有投身魔道。而且他所修行的功法极为特殊,我到现在还印象深刻,就和苏殿主所说的如出一辙。”
  被这位阁主开了个头,陆陆续续有人出来说明,包括对无缺元君过往多有考据之人。
  “刚才我听着就耳熟,现在想想,那叶无道为何自称【缺月】?就是因为他视己身为一轮残缺之月,这轮月亮是不可能圆满的,故而他才能不断勇猛精进。”
  另一人也说道:“之前还有缺月魔功出世的消息,引得不少人关注,结果去了以后发现只是个假消息,实在是遗憾。”
  “对了,我记得苏殿主就去过那冰封心核,难道……”
  此话不言而喻,是怀疑苏澈得到了叶无道遗留下来的功法,因此才有今日这场讲道。
  苏澈并没有回应这些猜测,他只是严肃说道:“是缺月天功,请不要玷污了这功法的名声。”
  “世人对叶无道多有误解,我也懒得为那浪荡子辩驳,但功法本身是无罪的。我今日所要讲的,正是缺月之道。”
  “而且我很喜欢羲月道友的一句话,大道殊途同归,我们听闻一种全新的修行理念,不是一定要去修炼它,而是从它身上汲取我们所需要的东西,拓宽自身的眼界。”
  “啊?”和陈道衍、云裳待在一起的羲月一脸懵逼,她说过这种话吗?难道是当年去冰封心核的时候?
  讲完这句苏澈便闭上双目,他口中不诵经文,只是在内心观想一轮新月;其光绽然,其色纯净,其势暗合天道。
  在众人眼中,闭上眼睛的苏殿主,气息忽然开始变得渺茫。
  随后他背后出现了一轮残缺的月牙,这月牙在色泽上、明明和自然界的明月相似,但是它本质上却给人一种幽深无尽之感。
  新月不断吸取外界灵气,它的边缘也不断增加,似乎想让自身成长为一轮满月。
  但是边缘每增一分,新月本体就相应地缩减一分,于是增加的过程永无休止,月亮本身也永远是一轮残缺的新月。
  最妙的是,这轮缺月的气息在不断壮大、不断凝实。
  起初新月看起来还有些虚幻,但是当苏澈观想到最后,吸收外界灵气到最后,它俨然成为了一轮仿若实物一般的月亮。
  月光洒落在听讲者身上,他们甚至能察觉到太阴月华之力在流徜~
  这一幕让许多修士惊讶,他们安静而专注地看着那轮新月。这也是讲道的一种方法,不必从口中描述具体的经文,而是直接展示出更直观的意象。
  先前反驳苏澈的不枯子,此刻也睁大了眼睛,这和道德经本身好像确实没有太大关联;只能说由其中一句经文,引申出了一个全新的修炼方向。
  如果刚才还能说苏澈只是空口无凭,纸上谈兵,抓住一个听起来离奇的观点大谈特谈。
  但是此时此刻,再无人就这一点质疑苏澈,起码他展现出来的“道”,确实有值得大家关注和深思的地方。
上一页

热门书评

返回顶部
分享推广,薪火相传 杏吧VIP,尊荣体验